第二十六章_穿越后被沉塘九次
笔趣阁 > 穿越后被沉塘九次 > 第二十六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六章

  第二十六章

  朱峰视线扫过李丹青全身。

  这女子明显不对劲,但要说她哪儿不对劲,一下倒说不上来。

  这种说不上来的不对劲,分明是最大的不对劲。

  哦,是了,她灶灰抹得太均,眼力不够的,简直瞧不出她抹了灶灰。

  还有,眼睛太漂亮太清澈。

  村妇也有长得美的,但那美,多少带点俗气。

  也有眼睛长得漂亮的,但只轮廓漂亮,眼神多少会带点混沌和无措。

  且女子哪有不爱美的,走亲戚扮成这样……

  这女子,不是寻常村妇。

  城门到长生寺,并不算远。

  待马车“哒哒”出了城门,到了城外空旷处,李丹青才长长吁出一口气。

  两刻钟功夫,马车就到了寺门。

  她求救地看向姜老丈。

  只掐着手心,努力告诉自己要镇定。

  李丹青依然提心吊胆,不敢掉以轻心。

  没事儿了?

  前面,郭靖安自感无趣,但还是朝马车里道:“洛兰姑娘受惊了,晚上,我去给姑娘压惊。”

  姜老丈想着她是娇娇小娘子,适才被官爷拿刀吓得失魂,这会子先去给佛祖叩个头,也可安神,便让车夫先往长生寺方向走。

  郭靖安恨恨瞪了瞪李丹青一行人,也拍马走了。

  朱峰不待姜老丈开口,突然一跃上马,拍马走了。

  李丹青浑身绷紧,紧张得不行。

  嘿,洛兰主仆正下马车,提了篮子进寺。

  总感觉朱峰突然走了有些古怪。

  李丹青忙忙上马车,心下犹自忐忑不安。

  城守孙校尉陪着笑脸和两个人说话。

  姜老丈摇摇头,叹道:“待回去,小娘子得喝一碗安神茶定魂。”

  李丹青僵着身子,急速转念头,偏,无计可施。

  李丹青跳下马车,瞧了瞧。

  那两个人,是朱峰和潘雷。

  李丹青定定神,不答姜老丈的话,只做一副思考状道:“城外香火最盛的寺庙是叫什么名字呢?我刚刚被吓走了神,这会子竟想不起寺庙的名字。”

  李丹青也悄悄掀一角车帘朝外看。

  长生寺香火果然鼎盛。

  朱峰和潘雷,并没有过来继续盘问。

  李丹青愣愣的。

  嗷嗷嗷,出城了,出城了!

  姜老丈见李丹青神情激动,失笑道:“出城而已,高兴成这样!”

  又问道:“小娘子的姑母住在何处?朝哪个方向走?”

  令李丹青惊喜的是,这回特别幸运,小兵盘问完,就挥手让他们马车过去。

  已是午后,寺外还停了许多车马,陆续不断有妇人挎了篮子进寺门。

  马车终于到了城门。

  姜老丈却道:“那位官爷是一个知道轻重的,听我报出陈家,知道招惹了有麻烦,这才撤的。”

  她掀车帘,往后看了看城门,并没有人追来,一时有些不敢置信,喃喃道:“终于出来了!”

  李丹青一脸想起长生寺名字的表情,道:“先去一趟长生寺罢。我心里不安,先去给佛祖叩个头,沐一下佛香,再去见姑母。”

  洛兰道了谢,放下车帘,叫车夫赶紧走。

  又告诉李丹青,“城外香火最盛的寺庙,是长生寺。”

  守城的小兵过来盘问了。姜老丈掀开车帘应答。

  啊,这是放过她了?

  城门处,另一个小兵正盘问出城的人。

  李丹青掀车帘往外看。

  见李丹青还是一脸不安,便安慰道:“咱们本本份份的人家,又没犯事,出门走个亲戚而已,不须怕这些官爷。”

  心下打着草稿,想着朱峰若过来继续盘问,要如何如何回答才没有破绽。

  原来上两轮,洛兰主仆早早出门,又喊车夫去买线香,是为了出城来长生寺上香。

  李丹青深吸一口气,突然一脸惊喜。

  指着一对挎篮子进寺门的母女背影。

  回头跟姜老丈道:“我看到姑母了,她带着表妹来了长生寺呢。”

  “我在此与姑母会合,回头说动姑母,再跟姑母一道进城。”

  “老丈且先回去,若我相公还在你家,告诉他,我已到长生寺,见着了姑母。”

  姜老丈欣慰,点头道:“可要送你进寺?”

  李丹青一脸感激,“不用不用,佛祖在上,没人敢作恶欺负我的。”

  “这次,多谢老丈费心,回头定再上门拜谢!”

  姜老丈笑眯眯:“好说好说。”

  又道:“我看着你进去再走。”

  李丹青便疾步向前,去追前面踏进寺门的母女。

  姜老丈见她已追上“姑母”,与她们一道进了寺,便吩咐车夫回去。

  李丹青缩肩弓背,低着头,不近不远缀在那对母后身后,假装自己和她们是一伙的。

  像她这等装扮,只能是这对母女带来的粗使婆子。

  母女正说话。

  娇俏少女突然扬声道:“丹娘在咱们家,可没受过委屈,哪一样不是先紧着她?她嫁去魏家,嫁妆也齐备的。阿娘怕什么?”

  李丹青听得“丹娘”两个字,大吃一惊,啊,这是同名了,还是……

  不会这么巧吧?

  她悄悄挪近,缀得紧紧的。

  只听妇人道:“你大伯这么多年没音讯,原以为他死在外头了,他本备给丹娘的嫁妆,我悄悄留了一些,想着到时添给你……”

  “真个没想到,他竟然还活着。”

  “突然叫人送信来,说要接丹娘上京。”

  “丹娘早就出嫁,这哪能说接上京就接上京。”

  “魏家能答应?”

  娇俏少女道:“这件事便丢给魏家,由魏家自己去应对就是。”

  “让不让丹娘上京,是魏家的事。”

  妇人道:“还不是怕丹娘见到她爹,父女一对质,知道嫁妆那事……,哎,可恨你阿爹,一点法子没有。”

  她们说着话,旁边另有一对母女过来,喊道:“这不是宋大姐和桂娘么?”

  李丹青听到这里,悄悄退后几步,避到一侧。

  心里真是惊涛骇浪。

  果然很巧呢。

  听着说话,可以确认,前面被喊做宋大姐和桂娘的,是她的婶子和堂妹。

  还可以确认另一件事,她的父亲,还活着。

  父亲来了信,想接她上京。

  但宋大姐和桂娘,要将此事推给魏家,阻挠她上京。

  李丹青溜到小偏殿,寻一处没人的小角落,悄悄拿一个浦团,坐在角落里,整理思路。

  若宋大姐和桂娘认出她,会怎样?

  李丹青思索宋大姐和桂娘刚刚说的话,摇了摇头。

  若得知她逃出魏家,这对母女说不定会给魏家通风报讯,置她于死地。

  不能让她们见到她。

  李丹青渐渐心定。

  父亲还在世,令人欣喜。

  轮回数次,她已稍稍了解这时代一些规则。

  这时代的女子是依附物,没有人身权。

  未嫁时,依附着父母。

  嫁了,依附着夫婿。

  她脱离魏大郎,没有父母亲族依靠的话,便成了无主之物,是个男人都可以对她为所欲为。

  但若父亲在,父亲便是她的依靠,别的人不能伸手。

  魏大郎要对她如何,只有父亲能过问。

  这世道,能压着夫权一头的,唯有父权。

  李丹青思索着,抬头一瞧,见不远处有女子落下一顶帷帽,忙掩过去,拿了帷帽戴到头上。

  遮住了头脸,安全多了。

  她想了想,出了小偏殿,拦住一个小沙弥问了解签室方面,朝解签室走去。

  宋大姐和桂娘来上香还不忘争论,定是心中担忧。

  心中有忧,是必要求签的。

  求了签,自然要去解签室解签。

  自己装扮成这样,且又戴了帷帽,只要不说话,度着她们认不出她来。

  李丹青走到解签室门外,果然听得宋大姐和桂娘的说话声。

  她走进去,假装也要解签,候在一边。

  解签室内除了宋大姐和桂娘,还有适才和她们打招呼的那对母女。

  李丹青站在一侧,并不显眼。

  只听宋大姐道:“这支是求姻缘。”

  解签的和尚读了签诗,解了几句,大意是说红鸾星已动,姻缘已近在眼前,静静等着便是。

  宋大姐又递过去一支签,道:“这支是问前程吉凶。”

  和尚接过,念一遍签诗,沉吟道:“似凶非凶,似吉非吉。”

  宋大姐着急,问道:“怎么说?”

  和尚道:“看着凶,但若遇到贵人,可逢凶化吉。只这个贵人身上隐藏了一些事,你们若被他的事波及,则吉又变为凶。”

  宋大姐问道:“哪怎么办呢?”

  旁边的妇女这会笑着道:“哟,宋大姐,你愁个什么啊?你家丹娘不是嫁了魏大郎么?”

  “魏家在石龙镇,那可是呼风喊雨的人家。有事儿啊,上魏家求一求也就完了。”

  宋大姐一脸愁容道:“别提了,丹娘嫁过去魏家,三年未怀上,不得婆母欢心呢。我们啊,哪敢去给她添麻烦。”

  妇女“哎”一声道:“魏大郎那样的人才,那样的家世,丹娘不早些怀上,地位不保哟。”宋大姐叹了口气道:“丹娘啊,傲着呢,我前些日子去瞧她,提了一句,让她到时给魏大郎纳个妾,她马上甩脸子给我看。”

  妇女道:“也难怪她。先头她母亲没了,她父亲那般纵着她,纵得她目中无人。”

  “对了,她父亲还没有音讯吗?”

  宋大姐转了话题道:“不说了不说了,全是愁事。”

  言毕拉了桂娘就走。

  妇女见宋大姐和桂娘走了,撇撇嘴,和她女儿道:“别看她装得对丹娘厚道,实则啊……”

  她声音一低,“丹娘未出嫁那会,日夜都要做针线,差点熬坏眼睛。自己女儿桂娘,则捧在手心,不舍得让她干一点活。”

  “听说,还克押了丹娘嫁妆。”

  “就她,现下还好意思去丹娘跟前装狂。”

  少女道:“听说丹娘嫁得很好,魏大郎才貌双全,丹娘也是苦尽甘来了。”

  李丹青听到这里,转身出去。

  她在寺中逛了逛,得知寺后有果林,便出了寺门,去了寺后。

  有人正上树摘果子往下面扔。

  她站在果树下,摘下帷帽,拣一些果子放进帷帽内,在一片山石下坐了,啃了两只果子。

  她早上吃了面条,没有喝过水,现下正渴着。

  啃了两只果子,倒是止了渴。

  她环顾一下四周,山石下这个位置,背风,也不易被人瞧见。

  她把头埋在膝盖内,闭眼养神。

  上一轮,她和齐子蛰被潘雷捉了,魏家人迟迟没有出现,由此可知,这会子,魏家人应该还在城内搜她。

  她在长生寺的寺后果林处小休一会,料着是安全的。

  李丹青倦极,趴到膝盖上,不知不觉便睡着了。

  她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,醒来时,天灰蒙蒙的,瞧着快要黑了。

  李丹青忙站起,整整衣裳,瞧瞧四下无人,在山石掩护下,快速小解。

  完事,便戴好帷帽,跑到寺前。

  长生寺的小沙弥正要关寺门,便见一个妇人跑了来,喊道:“等等。”

  小沙弥问道:“施主有何事?”

  李丹青摊开手中的珠钗道:“我想换一件披风和十只馒头。”

  小沙弥双手合什,念了一声佛道:“施主是不是落难了?我去请师父出来。”

  很快的,一个大和尚出来,问道:“施主哪里来?可要什么帮助?”

  李丹青吁一口气道:“我在等一个人,不知道他晚上会不会至。现下有点冷,也饿了,想要一件披风,一点吃的。”

  稍迟,李丹青随大和尚进了寺中,在静室中落座。

  小沙弥端了一碗水和一碟馒头给她。

  另给了她一件御寒的披风。

  李丹青吃了两只馒头,喝了水,往窗外瞧了一瞧,天已黑透了。

  她有点焦灼,抿着唇,坐立不安。

  齐子蛰,怎么样了呢?

  逃出来没有?

  静室内有香炉,她上前点了一支香。

  香很快燃尽了。

  她点第二支香时,门响了。

  一个声音轻轻喊道:“丹娘!”

  李丹青猛然回头,红了眼眶,喊道:“子蛰!”

  门被推开,齐子蛰闪身进门。

  李丹青扑了过去。

  齐子蛰搂住她,沉声道:“走!”

  李丹青抓起披风披在身上,揣了两只馒头,跟齐子蛰出门。

  寺外有一匹马。

  齐子蛰抱着她上马,拍马狂奔。

  马儿跑着跑着,突然一声嘶叫,前足一软,跪倒在地。

  齐子蛰反应快,瞬间抱着李丹青跃下马,在地下打一个滚。

  有箭破空而来,擦过他们身边。

  齐子蛰抱着李丹青才站稳。

  有马蹄声响起,潘雷的声音喝道:“站住不要动,动的话,一箭先结果了小娇娘。”

  瞬间,火把亮起,潘雷和朱峰策马近前,身后数骑,散开成了包围圈。

  齐子蛰很不解,问道:“怎么找到我的?”

  朱峰不答他,转头跟潘雷道:“瞧吧,我说有一个村妇特别可疑,咱们派人缀着她,说不定有惊喜,果然啊!”

  潘雷捶胸大笑道:“万万没料到,得来竟如此不费功夫,很大一个惊喜。”

  李丹青:艹艹艹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ei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ei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